80年的游戏

80年的游戏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没有网络游戏,那些人都成才?

不管城市还是乡村,之所以出现许多因为游戏等而荒废学业的未成年人,这是一个事实。

但他们缺乏的不是教育条件、经济基础,他们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必要的目标教育。

许多孩子,是因为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自控能力,更谈不了什么努力了。

而这种远大的目标教育,不单纯是由教师在学校中传授的。

更多的是家长的素质问题。

以前我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而如今呢,再委屈也不能委屈了孩子,这种家长宣言也就表明了家长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体验过辛酸的社会生活,所以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苦,希望为他们铺垫美好的”钱程“。

在这种错误理论引导下,使家长放弃了对孩子应有的目标教育!

寻找80年代最经典的一款游戏

电脑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在电脑上玩的游戏,可是由于现在的电脑架构是建立在IBM-PC体系上的,所以现在我们在电脑上玩的游戏大多数也可以叫做“PC游戏”所以本篇文章所向大家介绍的游戏及其有关事件主要集中在PC平台上。

给电脑游戏划分时期是一件及其让人头痛的问题,因为个人电脑相对于电子游戏平台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更新的周期短,硬件产品的层出不穷,而电子游戏则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所以总结电脑游戏的历史就有点吃力不讨好的意味,不过我还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思路来认识这一段历史。

现在我们就来进入这个缤纷多彩的奇幻世界之旅吧。

混沌时代:1978-1990 1978年,世界上第一款PC游戏——《冒险岛》在美国问世。

你很可能没玩过,反正我是没玩过。

第一就是它,其他不多说了。

1981年,《巫术》出现在苹果Ⅱ型电脑上。

Sir-Tech的《巫术》特殊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个有着完整系统的大型电脑角色扮演游戏。

玩这个游戏需要你有一定的想象力,所以请随手准备纸笔来记录你的冒险历程。

它开启了一个通过电脑来实现你冒险愿望的时代,和《魔法门》系列、《创世纪》系列并列为PC平台上的三大RPG,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1年推出的《巫术8》很可能是这个古老系列游戏的最后绝笔了。

1988年,第二版龙与地下城规则开始发行。

这是一个经过修订的高级龙与地下城系统,它能使人更简单,更好的组织规则和进行游戏。

在早期,电脑想要实现一个支持游戏存在的系统(我觉得这个词到现在仍然指导着游戏的发展)是有点困难的,硬件的限制决定了不可能开发过于复杂的系统。

不过通过“龙与地下城规则”在电脑上的游戏化从某个层面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这种游戏的进行是通过掷骰子来实现的,也就是纯粹的乱数,这个功能在当时的电脑上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而且这套热门的纸上游戏有着广泛的玩家基础,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基于这套体系的游戏在接下来的很多年中都占据了PC平台RPG游戏的主流。

这一年,世界上第一个基于高级龙与地下城系统的电脑角色扮演游戏诞生了,它就是《光辉之池》。

1989,《模拟城市》初代登场。

威尔.赖特(Will Wright)是什么人?是能够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城市和一个人的人生的人。

“Sim”三个字母代表的是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基于他的世界观他模拟了他能想到的所有能模拟的事物。

到了21世纪,他的《模拟人生》及其资料片更是热卖不止,成为了游戏业内的一个奇迹。

成熟年华:1990-2000 1990年,《文明》系列第一作诞生 很多玩家认为这才是即时策略游戏真正的元祖,很多西方的大学把这个系列作品当作教材来知道学生学习。

席德.梅尔(Sid Meier)作为一个大师,他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把庞大冗杂的世间万物集中在一个游戏中表现出来,并且让玩家自己创造历史。

1993年,Westwood Studios的《沙丘II》上市 取材于同名热门科幻小说的本作被大多数玩家认为是游戏史上第一个即时战略游戏(RTS),开创了一个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时代。

香料作为资源可谓是既尊重原作又给后世的游戏采集资源的形式奠定了基调。

1995年5月11日至13日,在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了第一届E3大展 十年之前,我们不属于E3;十年之后,我们走进E3。

作为世界上娱乐市场的最佳展台,“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单个单词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向玩家证明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价值。

每年的E3总会带来一些变化,而这些迹象就是之后一年内市场上所能看到的几乎一切。

1995年7月,《仙剑奇侠传》登场 还要我说什么呢?在国内某著名杂志的游戏排行榜上驻留了N年第一屹立不倒,最后杂志没办法把排行榜的名称由“最喜欢的游戏”改成了“你正在玩的游戏”这才把“仙剑”拉了下来。

在这个网络游戏横行(请原谅我用这个词)的时代,3代的发售仍然能够引发市场的热购,可见其影响力。

姚仙说要出18代,我估计就算是出到80代国内还是有很多人会支持的。

国产单机游戏加油! 1996年,《雷神之锤》推出 这款真正意义上的全3D游戏由我们伟大的程序员和设计师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领导开发完成。

由于当初的硬件条件的原因,所以出现了针对不同显卡所开发的不同版本,也体现了统一硬件架构的必要性。

随后voodoo系列显卡的出现令游戏开发者能更有效率的制作游戏,电脑平台上3D游戏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1996年圣诞,《古墓丽影》一代发行 这是PC平台上第一款融合了解迷和动作的真三维交互式的冒险游戏。

不过这个贡献和推出了“劳拉”这个女英雄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系列游戏彻底颠覆了人们所持有的只有大老爷们才能飞檐走壁打打杀杀的固有印象,让玩家有了一个崇拜有着大眼睛大辫子紧身衣和夸张胸部的女性英雄的机会。

我们的劳拉现在已经是时尚和流行的代言人了,进军电影市场也是口碑不错。

希望我们的劳拉越来越漂亮! 1997年,《暗黑破坏神》发表 什么是角色扮演游戏?顾名思义,就是让玩家成为游戏中人物的游戏。

可是为什么这些游戏都是磨磨唧唧慢慢腾腾玩起来这么不爽快?难道我想成为这些只知道说话…

八十年代的街机格斗游戏有哪些

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可追溯到1969年,当时瑞克·布罗米为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 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s)系统编写了一款名为《太空大战》(SpaceWar)的游戏,游戏以八年前诞生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第一款电脑游戏《太空大战》为蓝本,不同之处在于,它可支持两人远程连线。

PLATO是历史上最为悠久也是最著名的一套远程教学系统,由美国伊利诺斯州厄本姆的伊利诺斯大学开发于上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功用是为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它具有庞大的课程程序库,可同时开设数百门课,可以记录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

PLATO还是第一套分时共享系统,它运行于一台大型主机而非微型计算机上,因此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这使得它所能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大增加。

1972年,PLATO的同时在线人数已达到1000多名。

那些年里,PLATO平台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其中一小部分是供学生自娱自乐的单机游戏,而最为流行的则是可在多台远程终端机之间进行的联机游戏,这些联机游戏即是网络游戏的雏形。

尽管游戏只是PLATO的附属功能,但共享内存区、标准化终端、高端图像处理能力和中央处理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等特点令PLATO能够出色地支持网络游戏的运行,因此在随后的几年内,PLATO成了早期网络游戏的温床。

PLATO系统上最流行的游戏是《圣者》(Avatar)和《帝国》(Empire),前者是一款“龙与地下城”设定的网络游戏,后者是一款以“星际迷航”为背景的网络游戏。

这些游戏绝大多数是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并免费发布的,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游戏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当然,也有一些开发者通过自己的游戏获得了收入,但通常每小时只有几美分,并且还得在若干作者之间进行分配。

PLATO在游戏圈内并未获得其应有的荣誉和地位,但这并不能抹杀它对网络游戏以及整个游戏产业所做出的贡献。

PLATO上的不少游戏日后都被改编为了游戏机游戏和PC游戏,例如《空中缠斗》(Airfight)的作者在原游戏的基础上开发了《飞行模拟》(Flight Simulator),80年代初,这款游戏被微软收购并改名为《微软飞行模拟》,成为飞行模拟类游戏中最畅销的一个系列。

1974年推出的《帝国》是第一款允许32人同时在线的游戏,这一联机游戏模式成为现代即时策略游戏的标准模式。

1975年发布的《奥布里特》(Oubliette)是一款地牢类游戏,大名鼎鼎的角色扮演游戏《巫术》(Wizardry)系列即源于此。

有趣的是,1969年也正是ARPAnet(Advance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诞生的年份。

大家知道,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研制的世界上首个包交换网络,它的成功直接促成了互联网以及传输控制协议(即TCP/IP)的诞生。

不过这款游戏至今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现在估计国内玩家没有几个知道吧。

970797游戏攻略网 » 80年的游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