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子游戏

上海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的发明者是谁最早的电子游戏是谁发明的,他是哪个国家的

电玩四十年(到2006年止) 光标在电视屏幕上移动着,你让它往左,它就往左;你让它往右,它就往右。

它绝对听你的话。

40多年前的人们谁能相信呢?家里的电视可以和我们玩游戏!每一个初次见到电子游戏的人,恐怕都难以忘记那新鲜奇异的感觉。

从那个时候起,一切都变了,我们不再是单纯的观众,我们可以操纵电视上的画面。

那么是谁第一个想出这个主意,在电视上用光标来玩游戏呢?一定是个日本人吧? 开路先锋 不,不是日本人,是美国人威廉·海金伯莱姆。

如果他还在世的话,今年该有91岁了。

即使是在他生前,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电子游戏的发明者。

海金伯莱姆不是爱玩的人,他是一个科学家,而且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他的娱乐最多就是下班以后打打弹球。

他曾经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创建了原子弹转换电路,二战以后还为反对核武器斗争过。

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他在纽约一家拥有一个核能研究基地的研究中心工作。

1958年秋天,海金伯莱姆打算在纽约举办一个“开放日”,向人们宣讲新技术的功能,但又不想简单地把要宣传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他觉得那样只会让参观者感到无聊。

于是他决定用示波镜和转换电路做点什么东西。

做什么呢?一定得是某种能让参观者通过感性认识就能明白原理的东西。

一种游戏吧?一种两个人玩的游戏。

网球吧!用一个光点代表网球,一条直线代表球网,参加游戏的双方要让“球”往返跳跃于“网”的两侧。

这个“双人网球”游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参观者为了能玩上一下,不惜排好几个小时的队。

1958年,整个美国的电脑全部加起来只有2500台。

就是在那样一个时代,海金伯莱姆成了电脑游戏的开山鼻祖。

可惜只有很少一些人见识过这种游戏,海金伯莱姆发明的这种“双人网球”游戏并没有普及起来,它仅仅是一种展示新技术的手段。

“开放日”结束以后,它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这样,美国人斯蒂芬·罗塞尔就在1962年把电脑游戏又重新发明了一次。

那是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在一台有三台电冰箱那么大的计算机上,游戏的名字叫《星球大战》。

这是两只宇宙飞船之间的战斗,明亮的三角形飞船在黑漆漆的宇宙中熠熠闪光。

同“双人网球”一样,《星球大战》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不是在孩子们的卧室里,毕竟罗塞尔在大学里的计算机价值10万美元——而是在一个小型计算机网络上,这个小型网络就是后来的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们把这个程序下载下来,不断在细节上加以修改完善。

一些人制作了最早的游戏操纵杆。

就这样,1962这个年份成为正式的电脑游戏元年。

但是罗塞尔从来没有用这种游戏赚过一分钱,也没有申请过专利,现在看来这实在有点愚蠢。

游戏产业 几年之后,也就是1966年,美国人拉尔夫·巴尔利用了这个机会,因为他发现电子游戏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巴尔1922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到美国。

二战期间他为自己的新祖国效力,当了一名秘密警察。

二战以后他又成为一名电视修理工,到1966年时,他已经成为一名工程师。

长久以来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除了播放新闻、电影和广告,美国的几百万台电视机是否还可以有别的用途?1966年8月,他有了一个主意:游戏!对,没错儿,就是游戏!他利用在纽约等公共汽车的时间把构思和设计写了下来,写了满满四页纸——可以在电视机上玩的视频电子游戏就这样问世了。

巴尔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用一个木头盒子和很多按钮试验制造原型机,最后发现:这个木头盒子竟然真的管用!他大受鼓舞,继续试验。

很快,他向全世界推出了一个游戏,其原理现在尽人皆知:游戏双方轮番击打一个小球,如果谁没接住球让球漏掉,他就算输了。

这种根据乒乓球游戏原理设计的游戏就是后来的《乒乓》(Pong)。

但是《乒乓》这个名字并不是巴尔起的,而是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名叫诺兰·巴什内尔。

巴什内尔原本忙于把已经诞生了将近10年的《星球大战》做成自动游戏机,然后把这些游戏机放在酒馆里,谁要玩就得投硬币进去。

为了试验这种机器,巴什内尔把自己的女儿赶出去,在她的房间里用晶体管、一台旧电视机和一个罐子做成了一个名为“电脑空间”的游戏机。

随后,他的牙医给他介绍了一个人,那人在一家生产自动机器的公司工作。

他把自己的点子卖给这家公司。

1972年,也就是拉尔夫·巴尔的家用游戏机首次面世的时候,商用电子游戏机“电脑空间”也开始进入酒馆。

但是由于过于复杂,这种名为“电脑空间”的商用电子游戏机失败了,巴什内尔仅仅赚了500美元。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失败迫使巴什内尔不得不尝试着去发明新的东西,更好的东西。

于是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用这500美元开了一家公司,这就是电子游戏产业的始祖——雅达利公司(Atari)。

然后他把拉尔夫·巴尔发明的视频游戏做成了可以在投币机器上玩的《乒乓》。

这是他发明的第二个酒馆电子游戏机。

《乒乓》的好处在于它非常简单,人人都可以玩,哪怕喝醉了,照样可以玩。

这一次,巴什内尔的账单收入开始扶摇直上。

1972年,巴什内尔将他的第一台《乒乓》游戏机安置在硅谷…

分析一下中国电子游戏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

电子游戏随着电脑的普及,是一个非常有市场的空白区。

2008年青年财俊们,10个有7个是网络起家的。

虽然他们小部分是从电子游戏发家的。

但从另一面来讲,这块空白区非常有潜力的。

从魔兽世界来讲吧,本人就是玩这个游戏的,他现阶段排名第三,但玩过这个游戏的人都讲,玩了这个游戏,再玩其它游戏就没意思了,这个游戏收费颇高的,为什么还如此有市场呢,它具有以下优势:1)画面精美,3D空间的。

2)故事情节好,因为他就是以冰封王座为模型制作的。

3)可玩性强,有PK,打装备,4)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团队打BOSS,在游戏过程中,这个团队给大家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让玩家都能成为朋友,大家一块玩才会有激情,这让很多玩家甚至抛弃工作,女朋友也要回到团队和大家一起战斗。

这也害了不少的人哟。

未来游戏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向3D方向发展,中国电子游戏发展比较慢,也没有多少竞争优势。

很难拼过韩国,美国等哟。

不说了,这方面太欠缺了。

朋友做啥的呀。

做调查呀。

上海的动漫周边店有哪些 要大点的哪种 地址是什么

要去魔都的动漫周边店的话,现在的情况基本就是去文庙或者光环地带动漫城了。

文庙在黄浦区老西门那里,地铁八号线应该老西门站下车可以到,店家基本普遍以模玩类商品为主,有几家做海报啊、包啊之类的东西,也有游戏店(桌游和电子游戏都有),碟片、漫画啥的也有卖,详细地址也没有办法再详细了,具体就是进去会在入口看到“上海文庙”的标志吧(应该说算标志,我说不大清楚);光环地带在浦东张杨路721号赛博数码广场里,地铁2、4、6号线到世纪大道站下或者9号线到商城路站下(这是百科里写的,个人过去都是先去文庙再和朋友打的的,所以不太清楚……),相比文庙的话,东西价格基本上都比文庙差,但是相对的模玩以外的周边应该比文庙略微多一些。

个人就前几天吧,还刚和朋友去过,两个地方可以确定都是开着的,不过要去的话不推荐去太早,挺多店家开门都比较晚的……还有,要买周边商品的话,最近的CCG2012还是可以过去看一看的,不可能没店家出售周边的……另外,具体怎么去,LZ自己上丁丁地图网搜一下吧,出发地是你的住址,目的地是文庙或者打张杨路721号……最后,光环地带动漫城号称是有第二期的,在淮海中路那里,但是个人去考察过了,暂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店家,没有去的必要;至于老的炫动乐百动漫城(后来改名1856动漫城),应该可以确定已经拆了,更不用去了……是抄的其他地方的。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那些情况下,可以让未成年人进入?

这个不是心理问题。

主要是过与专注的,导致的惯性反映。

这个是人的本能,自我保护意识控制的。

就好像看三维电影。

感觉什么东西,向自己撞过来,自己会下意识的躲避一样。

在大脑里,已经初步判断是对自己有威胁的,威胁到自己的安全,处于本能,是会回避,或者攻击。

玩游戏的时候,因为太专注,整个身心都在游戏角色里。

所以,在受到攻击是,自己会表现出那些症状的。

特别是pk的时候。

你说对吧!我也玩游戏的。

嘿嘿!

电子游戏对眼睛有什么危害?

电子游戏机的显示屏与电脑、电视机的显示屏一样,都是 一种闪光性、辐射性很强的屏幕,多看都会引起视力疲劳,而电子游戏机的屏幕更小,距离更近,游戏屏幕上五颜六色的闪 光、频繁的旋转打斗、新奇的内容都易使幼小的孩子着迷上 瘾。

尤其是用掌上游戏机和手机来玩游戏,孩子一玩起来就聚精会神,眼睛几乎定点不动,玩的时间也很长,极易引起视 疲劳、眼睛干涩、睫状肌痉挛,进而视力下降。

经常长时间玩 电子游戏机的孩子,离戴小眼镜也就不远了。

保护视力,预防在先,应让孩子少玩或不玩电子游戏。

970797游戏攻略网 » 上海电子游戏

赞 (0)